再见了,我梦中的盛唐
还记得之前大火的《长安十二时辰》吗?
追完整部剧,最吸引你的是什么?是电影般的镜头质感还是紧张刺激的剧情节奏?撇开这些不说,我首先想到的是剧中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。
张小敬,人送外号“五尊阎罗”,十年西域兵,九年不良帅,为战友讨回公道怒杀县尉,挟持永王,最后自首被打入死牢。
就是这样一个人,却是拯救全长安的希望,一个连自己都保护不了的人,却要守护长安百姓,看起来,像是痴心妄想,可就是有人深信不疑。
于是,在上元节,这个阖家团圆、举国欢庆的日子里,张小敬负重前行,为了救长安百姓,他出卖了自己的兄弟,切断了小指,被全城通缉……拼死也要守护住长安。
在剧中,他守护长安的理由,更多的是为了他第八团的战友,因为长安的安定,是无数边关战士们浴血奋战的结果,而长安也是他兄弟们向往的美丽家园,是第八团在烽燧堡苦苦鏖战的精神支柱,所以,他必须要守住长安!
然而原著中的他,和剧里有着很大的差别。大家还记得在剧中,崔器曾经对张小敬说,自己为什么守护长安吗?其实,在原著中,那是张小敬的台词,是张小敬对姚汝能说的话。
张小敬语气悠长,独眼闪亮:“我在长安城当了九年不良帅,都是这样的百姓,每天听到看到的,都是这样的生活。对达官贵人们来说,这些人根本微不足道,这些事更是习以为常,但对我来说,这才是鲜活的、没有被怪物所吞噬的长安城。在他们身边,我才会感觉自己活着。” “突厥人得逞,最先失去性命的,就是这样的人。为了这些微不足道的人过着习以为常的生活,我会尽我所能。我想要保护的,就是这样的长安——我这么说,你能明白吗?”
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坦诚,姚汝能心潮起伏,无言以对。这家伙的想法实在太独特了,对朝廷怨愤,可又对长安百姓怀有悲悯,这忠义二字该怎么算才好? “您……一直是这么想的?” 张小敬咧开嘴,似笑非笑:“”十年西域兵,九年长安帅。你觉得呢?
张小敬当了九年的长安不良帅,他熟知长安城里的一切。
他爱那个偷偷放他上大雁塔的小沙弥,升道坊里做毕罗饼的老头,盂兰盆节卖纸船的瞎眼阿婆,爱这个长安城里每一个努力活着的普通人。
他要守护的是长安百姓的平凡日子,即便他恨这个已经病入膏肓的帝国,更恨这个结党营私罔顾百姓的朝廷,可他对百姓的悲悯却是无人能及的。
这也是书中的他拼命守护长安的理由。
影视剧在选角、布景和镜头等方面的确让人无可挑剔,这也是受到我们喜欢的原因之一。
但不得不说的是,它在对原著改编的基础上,对人物本身也进行了不少的加工与删减,剧情也做了一定程度的改编。
比如:李必在原著中是个“为救一船人而杀一人,眼睛都不眨一下”的狠辣果决的人物。
与何执正有着很多冲突,甚至为了不让何执正妨碍自己,还设计让他得知老友焦遂的死讯,好把他气走,自己独揽大权。
可剧中的李必不是这样的,他在官场寸步难行,对老师何执政正毕恭毕敬,守信义有抱负,但绝对算不上有心计城府。
这样的他,又怎么会为了权力气走老师呢?所以,在剧中,反倒是右相千方百计地想要赶走何执正,甚至不惜告诉他焦遂的死讯。
这样的改编很难说孰优孰劣,毕竟,影视化小说势必有所取舍,可如果你觉得看这部剧还没过瘾,没看够的话,原著小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了。
不仅能对剧中复杂的剧情和人物关系,有更加深刻的理解,而且,无论是在剧情还是人物塑造上,原著与影视剧都有着明显的差异,书里还有很多剧中没有展开的细节和剧情!
这本书的作者马伯庸,素有“文字鬼才”之称,他擅长用推理对真实史料进行解构和想象,将悬疑和历史巧妙地融合起来,既有想象力又不乏真实性。
而长安十二时辰正是这样一部作品,让我们热血沸腾又欲罢不能!他以天才般的想象力和笔触重现了盛唐时期的长安,也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角色。
▲
长按识别二维码,感受盛唐之下的生死巨变
书鱼读书会是我发起的一个读书分享会。
经过长时间的筹备,我们聚集了多位金牌主持人,我们从心理,眼界,沟通,认知,财商等等十个方面,精选全球100本好书,助你全方位提升自己。
让你读透一本书,用一年的时间完成别人20年的阅读量。
阅读本身是非常好的一个习惯,不仅可以拓宽你的见识,丰富内涵同时也是减压,感受内心宁静的一个绝佳方式。
▲
长按识别二维码 参与读书会